当前位置: 首页> 新闻中心 > 法院动态

“一案三单”让执行透明可视
——湖北浠水法院阳光执行机制破解执行难

时间: 2025-09-01 09:52 来源: 浠水法院

执行到哪一步了?被执行人有无财产可供执行?能清偿多少?这些申请执行人最关心的问题,如今在浠水法院通过“三张清单”得到了清晰解答。

“执行过程每个节点都有短信提醒,清单上写得清清楚楚,心里踏实多了。”近期,一位收到过“三张清单”的当事人如此评价。

从“法律白条”到“真金白银”,从“神秘操作”到“全程透明”,浠水法院深入践行“如我在执”理念,针对执行信息不对称、过程不透明、监督不到位等痛点难点,创新构建“三张清单”执行公开机制破解执行难题,让执行权力在阳光下运行,让公平正义在执行“最后一公里”加速抵达。

“三张清单”,让执行不再“神秘”

走进浠水法院执行局,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堆积如山的卷宗,而是一份份设计精巧的清单文书。

《执行全流程重点事项告知清单》就像当事人的“执行导航”,23个标准化节点让复杂的执行程序变得一目了然。“现在代理执行案件,再也不用担心程序不透明了。清单上写得清清楚楚,既方便我们跟进案件,也便于向当事人解释。”一位律师评价道。

“以前当事人总是追着问进展,现在通过《财产查控处置及款物分配清单》,我们主动把查控结果、处置进度实时推送,既减轻了办案压力,也赢得了当事人信任。”执行干警杨治国这样说道。

而在法院内部,《阳光执行案件流程管理清单》则像一位严格的“监督员”,76个执行节点全程留痕,有效遏制了选择性执行、消极执行等顽疾。

这一创新机制不仅规范了执行行为,更重塑了当事人对执行工作的认知。通过清单式管理,执行过程从“秘而不宣”转变为“透明运行”,每个环节都有据可查、有章可循。自推行以来,浠水法院已发送清单超300件,涉执案件中反映执行不力的信访数显著下降。

“活封活扣”,为企业留住生机

2025年初,一起涉企执行案件让法官们陷入两难。

湖北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因违法占地被处以30余万元罚款,但其账户是维系企业生存的“生命线”。

“如果简单冻结账户,这家当地的龙头企业可能就此一蹶不振。”执行法官回忆道。经过深入调研,法院创新采取“活封活扣”措施,允许企业继续使用账户进行原材料采购、发放工资等正常经营。

令人欣喜的是,这种“放水养鱼”的做法很快见到成效。在法院的动态监管下,该公司账户很快有货款进账,最终在宽限期内全额缴纳了罚款。法院还及时出具《信用修复证明》,帮助企业重塑信用,继续健康发展。这种柔性执法理念不仅挽救了一家优质企业,更保住了当地百余个就业岗位,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。

该公司负责人感动地说:“法院没有简单粗暴地‘一封了之’,而是给我们留了生机。我们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,规范经营,回报社会。”这种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正在当地形成示范效应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配合法院执行工作。

公开与监督并举,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

浠水法院的执行透明化改革不仅停留在内部管理层面,更构建了多元参与的阳光监督体系。

2025年6月,24名全国、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到黄冈法院开展专题调研,在浠水法院连线观摩了浠水法院执行专项行动现场时,全国人大代表、蕲春县横车镇九棵松村党委书记董振兴提到:“近年来,湖北法院在加大执行力度、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群众评价很高。希望法院进一步加大释法明理、法治宣传的力度,强化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,及时兑现老百姓的胜诉权益,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。”

为此,浠水法院采取代表委员“跟案监督”模式,邀请各级代表委员参与现场执行、查阅进展、旁听听证及案件评议,实现“零距离”监督。此外,浠水法院还建立了执行局长接待日制度,每周四固定接待群众来访,现场答疑解惑。两年来已累计接待当事人3562人次,及时化解了大量执行纠纷。这种“开门搞执行”的做法,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,有效提升了司法公信力。

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可以参与现场执行;

检察机关通过联席会议监督重大案件;

普通群众则可以通过“法院开放日”、执行行动短视频等渠道“零距离”感受执行工作。

“以前总觉得执行是法院‘关起门来’做的事,现在通过手机就能看到案件进展,这种透明让我们感到很踏实。”一位申请执行人如是说。这种开放姿态不仅消除了当事人的疑虑,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。

智慧执行,提升办案质效

升级执行指挥中心,实现执行案件全程信息化管理;

运用“总对总”网络查控系统,实现对被执行人财产的快速查询和控制;

推广智慧执行APP,让当事人随时随地查询案件进展……

“以前靠‘人海战术’,现在靠‘科技赋能’,效率天差地别。”执行指挥中心主任邓华国介绍,当前浠水法院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,打造“智慧执行”新模式。“现在办理执行案件,很多工作都可以在线完成。比如通过系统自动发送程序性文书,通过APP向当事人推送案件信息,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,也确保了程序规范。”

数字是最好的证明。自从推行“三张清单”机制以来,浠水法院执行案件到位率显著提升,涉执信访量大幅下降,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这种透明化的执行方式正在改变当地的营商环境。“现在企业更愿意配合执行,因为他们知道法院既会依法采取强制措施,也会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。”当地营商办负责人表示。

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,公开则是赢得信任的基石。我们要让每一份判决书都不再是‘法律白条’,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。”浠水法院院长黄建军表示。

通过持续深化执行公开,浠水法院不仅破解了“执行难”问题,更探索出了一条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新路径。如今,浠水法院正在将“阳光执行”的经验向更多领域推广,这种以公开促公正、以透明树公信的做法,让司法的温度照亮每一个当事人的心,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。